自律的底层逻辑!终结三分钟热度,做事如何坚持到底?

自律的底层逻辑!终结三分钟热度,做事如何坚持到底?
常青阅读提示:
1.本文是我自律、执行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是我多年实践提炼出来的核心精华,它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相信你掌握之后,不会再有自律,做事三分钟热度等诸多执行问题了。
2.内容硬核烧脑,全文1W多字,会系统的把这个问题聊透彻,所以需要你集中注意,不建议碎片化阅读!!
3.建议先点赞收藏,以供你随时翻阅~
正文开始….
自律能力差,做事三分钟热度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之前的我和很多人一样,flag立的很多,但是从来没有把事到底,做成过,人废的一塌糊涂!!!
经过一系列方法的纠正,现在我自认为我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的兴趣爱好极其广泛~
我从16年开始健身,每周四次,风雨无阻,至今坚持已有6年左右的时间。
我从15年写复盘日记,每天笔耕不辍,已写完大约600多万字的篇幅
我从20个英语词汇从零开始自学英语,通过一个个查词的方式,到通读英文原著
我从16年开始每年保持200本+的阅读量
此外,我还自学编程、音乐、修人文通识等等诸多的兴趣爱好,可以说,只要我确定了一件事情要做,那么无论是学习技能、发展兴趣爱好、还是养成习惯,我基本上没有一件是废弃的,至少都拿到了我认为和期待的结果….
如果你有对我们的做事有过复盘,那么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规律:
无论做任何一件事,刚开始大家的激情都是热火朝天,但是过一个月,你就会发现至少有一半的人会垮掉,再过两个月会有80%,再过半年,你会发现95%的人会垮,一年后,95%的人都歇菜了….,只有不到5%的人,还在继续前行。
这个数据不是我信口开河,我曾经参加过很多类似的训练营和活动,包括我自己也有开办社群和训练营,我曾专门做过类似的统计分析,去观察这种现象。
即使你对这个数据没感,那么你可以联系下你自身的经历,以及你观察到的现象,思考下是不是都是这种规律?是不是当初立的flag也好,买的书也好、购入的设备也好,两个月后,基本上都是落了一层灰的……….
那么这种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大家从刚开始做事的热火朝天到最后空无一人的过程发生了什么?以及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
想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这里就必须给你引入一个概念了~
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文章,那么你应该知道达克效应,这是一条描述我们从盲目自信的傻子到谦逊智者的认知周期的曲线~
其实在我们的执行做事中,也是有这么一条曲线的。
通过我多年的记录观察、总结反思,我发现我们的执行状态是非常符合达克效应变化曲线的,于是我把达克效应稍稍修改一下,它就变成了一条描述我们『执行状态周期』的模型~
和达克效应相同,『执行状态周期』也是有两个维度,和四个阶段构成,纵坐标X是我们做事的激情指数,而横坐标Y则是做事的反馈效果…
也就是说,无论你想培养习惯、或者想练习技能、亦或者说你想坚持做其他的事也好,只要它是一个需要长期执行或者练习的项目,那么你的执行状态一定会遵循下面的规律,没有一个例外,一个都没有!!
首先,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进入新鲜期。
1.新鲜期
这个阶段很好理解,你可以回想一下,一个你期待很久的礼物到手的那种日夜顾盼,玩的乐不思蜀的心情状态,亦或者是谈恋爱初期的那种如胶似漆,你侬我侬心都甜化了的感觉(俗称上头),这个就是新鲜期。
在这个阶段,无论我们是玩东西,还是执行flag,这个时候你做事的激情和状态,都是近乎于无敌状态的。
在玩东西的时候,你会充满新鲜感玩的乐不思蜀,在做事的时候,你会感觉你的人生一下子从过去的阴霾与灰暗变得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这期间你的脑中会经常浮现出做成事后的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画面……,总之,这个时候全是美好的代名词,执行状态杠杠的。
但是,这种状态往往非常短,就拿执行flag来说,很多人往往就是几天的时间,甚至有的人只有几个小时,就会进入疲劳期。
2.疲劳期
这里的疲劳期指的是:随着时间和现实的一些实际反馈,让我们慢慢发现,其实这些事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并开始感觉到任务有些负担,出现畏难或者无聊的情绪,从“上头”状态走出的一种状态。
我们还是拿“玩玩具”举例子,这就类似于一个东西被你上手了,它无法再为你带来更高的预期情绪体验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再看向它们,你就会发现你再也没有刚拿到手的那个时候的激情和状态了,你会很随意的把它丢在一边,也早就没有了当初呵护珍宝的感觉。
这个状态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玩腻了”,同样,放在恋爱关系中也是如此,亲密关系专家称这种状态为恋爱的“幻灭期”。
这种状态,在我们执行flag的时候会尤其明显!!
在这期间,由于现实的积极反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来的那么快,我们做事的情绪通常就会比较低落,甚至会觉得好难、好复杂啊……
然后这种糟糕的情绪,又会给我们带来更差的执行动力,于是乎更差的执行又会让这个积极的反馈变得更加遥不可及,最后陷入死死的恶性循环中,一旦这种情绪到达某个节点,现实和我们的预期反馈差距过大的时候,一百个人中,八十个会在这里放弃。
但是,如果你因为某些激励还在,或者纯是因为某些刺激点可以让自己用意志和自己较劲,那么在疲劳期持续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渡过疲劳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麻木期”。
3.麻木期
其实所谓麻木期指的就是: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做事并没有在遇到一些挫折后就立刻就放弃了,而是还在咬牙坚持,不过这段时间,我们情绪的问题会很严重,我们会感觉到,我们是在为了做某事而做某事,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就是麻木期,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瓶颈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由于还看不到积极反馈的出现,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产生自我怀疑、找理由退却等问题,甚至有的人会质疑做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在这里与自己发生强烈的精神内耗。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进行干预,100个人中最终会有95个人死在这里。
但是,这就好比我们『复利曲线』拐点前的漫长等待一样,因为有了时间的加持,往往越是在这个阶段,越是拐点出现进入内化期的时刻,用佛家的话说:这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当我们突破了拐点,我们就会进入真正意义的“内化期”。
4.内化期
其实所谓内化期指的就是: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或者情绪几乎不会再有很强的抗拒感了,习惯基本养成内化,在维持做事的时候,也不需要过度依赖于意志力,这一切都慢慢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
这个时候,往往做事的正反馈效果也开始大规模显现,我们会通过积极的反馈重新获得新的做事意义,所以所谓的内化期,也是我们常说的:熬过漫长寒冬后的,春天来了!!!
好了,这就是我们【执行状态周期】的整个理论模型了,就拿我个人举例,无论我是学习英文、健身、写作、阅读、践行早起、每日复盘、编程、音乐等等…
总之这一系列习惯、兴趣爱好结果的达成历程,没有一个能逃脱这个周期规律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里你也可以带入一下,看看是不是你所有养成的好习惯,都顺利的走过了这四段心路历程,而那些没有坚持下来的东西,是不是都是死在了某个阶段?
好了,通过上面我们搞明白了什么是【执行状态周期】了,那么知道了这个模型对我们的执行有什么用呢?
二:执行状态周期对执行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
如果你跑过或了解过马拉松,你就应该知道,如果你提前观察搞清楚了马拉松的全程路径,那么你就会比那些上来就无脑跑的人,更容易坚持下去,而跑完全程。
因为目标的距离在你心中有数,那么你在跑的过程中就能根据整条路径,以及当下的身体状态反馈,进行灵活的体力配置,以及对消极心态问题更有策略的调整与干预~
而不是傻子式的一口气把体力全部浪费,或者因看不到希望,在身体稍稍抗拒的时候,就马上允许自己放弃了。
同样的,我们的做事也是同理,我们的这个『周期模型』,就是告诉我们想要跑完【做成事】这条马拉松所需要的心理路径,有了这条路径后,你就能更灵活的识别到自己在不同阶段做事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出现心态问题的时候,更灵活的对其进行干预策略,让自己顺利跑完全程,拿到你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执行状态周期】模型,在我们执行路上所扮演的角色!!!
好了,上面我们清楚了整个理论模型,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运用这套模型来指导我们把事情执行下去呢?
那下面我们上一些更实操的干货,我们就按照我们的四段路径,来分别展开讲解下,怎么科学的『把事做到底』!!!
首先我们先来分享下,当我们在『上头』状态,也就是我们模型中的新鲜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1.新鲜期的做事策略
其实应对【新鲜期】的思路很简单,一句话说概括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提前做好困难预估,降低心理预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笑来曾说过:我们很多人做事失败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开始做事前就低估任务的重复次数,以及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也就是说,我们做事之所以这么快速就溃败下来,就是因为我们过高的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导致的。
根据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我们的神经元回路它不是一下子就长在一起的,它们的建立和链接是需要过程的,换人话说就是:任何一个复杂的项目,都是大量的时间和练习堆积出来的,绝对无速成的可能,这是我们的生理属性决定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别人演示,看的时候感觉好简单,但是自己一旦上手,立刻就垮了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那个练习的过程,所以就导致了“眼会了,但手没会”的尴尬。
所以,如果我们在做事刚开始的时候忽略了这个过程,那么等我们真正进入艰苦练习的阶段后,就会发现这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而一旦这个过高的期望,与现实间反馈产生巨大的落差,我们立刻就会堕入疲劳期。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任务高不可攀,从而产生自卑,自我怀疑,产生退却等一系列内耗情绪,为了摆脱这种难受的情绪,我们很容易就选择缩回到自己“乌龟壳”的舒适区之中了。
但是,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抱有了非常严肃认真的做事态度,那么我们的心理韧性就会非常强,在我们碰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下,我们也更容易接纳它,从而一步一个脚印的静下心执行。
这个心理状态就好比我们所担忧某事一样,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做好了最差的心理准备,那么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上的痛苦指数就会少很多,就不会出现那种,彻底崩溃,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的难以接受的情况。
所以,当我在做任何一件“有门槛”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做好大量的心理铺垫工作,我不会对【任务】的反馈抱有很高期望。
因此我也从来不会有一个月八块腹肌成型男,一个月精通钢琴,一个月人生突破的妄念…..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心理铺垫,我在进入疲劳期或者麻木期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因为我知道功到自然垂成~
这个心态就类似于投资心态一样,如果你一开始所秉持的观念就是价值投资,那么在市场出现不利好的短期的波动,或者即使出现了大跌行情,那么你的心态依旧还是稳的,因为你知道,只要它的价值在哪,这些迟早还会涨回来的。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心法,相信我,仅仅有了这么一个意识,那么你执行成功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好了,通过上面,我们知道了在新鲜期的时候,要做好心理建设,但是,即使我们在前期做了困难预估,能让自己的心理韧性变得更强、对挫折的抗性更高一些,但是我们仍然会进入疲劳期。
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在远古那个资源极度匮乏,且体能消耗过大的场景下,我们的祖先在今天就要饿死的情况下,是不会考虑明天或者以后的情况的,所以他们想要生存,就必须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去储存体能,遇到水源,即刻喝饱,遇到吃的,也要尽量吃到撑不下!!
否则他们的东西就可能被敌人抢去,而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体能去寻找更多的水和食物,于是乎,今朝有酒今朝醉带有即时反馈的基因留了下来,而那些延迟满足的都饿死了,于是我们都是【急功近利】人的后代….
所以,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基因里根植了这种【只看眼前的利益】、【付出就要获得回馈】,【执行就要有效果】的天性,那么当我们真正在面对那种努力后毫无进展,奋斗后毫无建树,面对心理上的那种切实的切肤之痛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任务高不可攀,从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了一种抗拒,想放弃的心理。
这种状态短期还好,但是如果在这种持续的“痛苦”状态下,即使我们前期心理上铺垫的再好,我们也是扛不住的,这个时候,真的是随便来个什么理由,就说服自己放弃了,这也是为什么延迟满足这么难的原因。
好了,通过以上我们知道了,我们终将进入疲劳期,那么当我们处在疲劳期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2. 疲劳期的做事策略
其实这个思路也很简单,通过上面我们知道了,疲劳期的本质是因为我们做事期望中的反馈来的过慢,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反馈所形成的恶性循环。
那么既然事情本身的积极反馈来的比较慢,我们就自己给自己创造这个积极反馈!!!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其实思路很好理解,就拿吃西瓜举例子,我们知道一个大西瓜我们一口是吃不下去,但是把西瓜切成50块,我们就可以一口口吃下去了。
同理,我们做事也是一样,我们整体上大目标的反馈来的确实很慢,但是如果把这个这个大目标反馈给它切成50份小的反馈,那么它就会来的快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大的目标成就感,切成小的目标成就感,从而让我们的这个反馈来的又快又及时~
那么这句话,具体怎么解释呢?
关于这点,我们还拿上面跑马拉松举例子,如果你跑过或了解过长马,你会发现那些真正会跑长马拉松的聪明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盯住十几公里的总目标路程的~
他们会把这十几公里的总路程,拆分成几十个小目标路程,一次只盯住一个100米的小目标,当把所有的100米跑完,自然就拿下了全程。
虽然这个过程中,目标的总量并没有少,但是在心里,这十几公里的总目标对100米的小目标,你的这个心理压力却无限减少了,至于情绪的内耗对身体有多耗能,有多累,相信各位都有体验过,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把心理能量的损耗给完全的省下来。
而且,也正是因为有不断达成的目标,我们不仅没有心理压力,大脑反而会有不断的完成小目标的多巴胺奖励,这种来自于小目标的成就感,会让我们身体的潜能进一步得到激发,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据报道马拉松的世界冠军山田本一就是用的这个方法拿的世界冠军~
这一点,正如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的:任何一个高目标都可以分成许多小目标来完成,即使不能一下子达到最高目标,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终都能实现,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享受一次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再次推动你完成下一个小目标。
所以,我们做事就可以通过把大的、需要延迟满足的【大成就感】,切成小的、能即时反馈的【小成就感】,通过这一个又接着一个的小成就感,让我们的斗志始终处于昂扬状态,我们就是通过给自己创造反馈的方式,让自己顺利度过疲劳期~
我这里还可以举两个我个人的运用案例,供你更直观了解下其用法~
比如,我在健身的时候,如果我的总目标动作是做到30个,那么我就会把它拆分成三个小目标,一次只盯住十个,完成后,马上在脑中自嗨鼓励一波,继续下一段……
如果这期间做到20个,我就快力竭了,那么我还会把最后的十个再拆成三组,一次只盯住三个,完成即鼓励,让这个反馈来的又快又及时,直到30个循环完毕,稍稍休息一会,继续用同样的套路进行下一个动作,于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做到我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了…..
再比如,我练习钢琴的时候,我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我所学成后的样子,因为到我理想中的境界所需要的训练难度,会直接把我劝退的。
而是,我会只盯住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来反复练习,如果一首还有困难,那么我就盯住这一首中的一段,如果一段还不行,我就盯着一句…
当看着一句句的音符连成调了,有那个意思了,我脑中的多巴胺就会冲顶,然后乐此不疲的进行下一句,直到贯通所有的曲子….
这就是把大成就感,切成小成就感,获得即时反馈的实操方法,真的让我屡试不爽!!!
好了,上述我们分享完了渡过疲劳期的方法,但是,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这个执行压力降到最低,但毕竟我们该走的路依旧不少~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初的激情被时间磨平,外加上大的反馈始终不到来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进入麻木期。
那么当我们进入了麻木期,又该怎么办呢?
3.麻木期的做事策略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在麻木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耗情绪,由于过长的反馈周期,时间会把我们所有的激情给磨平,让我们丧失底层的做事意义,然后在不断的自我怀疑,自我纠结中对抗,所形成了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麻木状态。
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很多人都做过的打卡~
你可以回想下,你在坚持打卡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即使你渡过了疲劳期的阵痛,坚持了很久,但是在某一个时间,你突然觉得这一切好像没意义了,你好像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为了完成计划而计划,到了后期,甚至觉得这件事是自己的负担,当出现一个理由的时候,你很快就说服自己放弃了….
可以说,如果我们无法在这里渡过自己的“心魔”,我们就会一直内耗,持续麻木,直到自己把任务给耗死,精神至此一蹶不振,更加颓废下去。
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要整顿我们的内耗情绪,通过种种手段提振我们自驱动力,让我们的精神不死,执行一直在线,让任务得以继续下去,直到晨光破晓。
那么,我们怎么让我们的精神不死呢?
我这里给你分享三个我最常用的方法~
① 获得多重意义加持,让单一的外部激励转为多重的内部激励。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这里不妨举一个打工人的例子,我们很多人干工作都是奔着高薪去的(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做这份工作的动机和意义只有高薪,那么我敢说这份工作你做的一定很痛苦,甚至生不如死…..
但是如果你能稍稍转换下视角,挖掘一些“金钱激励”外的其他意义,你的这份工作立刻就会被你重新定义!!
比如,你可以把它当成自己创业的模拟器,或者把它作为自己成长的跳板,死磕自己磨练能力的练功台等等…
当你有了这些视角之后,那么这份工作对你来说,就不再是被“资本家”剥削的鱼肉了,而是你在借用“资本家”们所提供的资源、平台,给自己练功。
更爽的是,这些资源和平台不仅让你免费用,而且他们还倒贴你钱帮助你练功成长,这就是以创业心态去打工的成长心法!!
你看,视角一转换,你就重新定义了这份工作,重新给这份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除了能收获到【金钱】的激励外,你还多了发自内心的【成长价值】+【情绪价值】等等这一系列的多重意义加持。
而且,当你获得了这个视角后,你还会发现新的彩蛋~
由于态度和信仰上的改变,你就会有更高效能的工作状态和激情的投入,这种更高效能的状态又会为你带来更高的能力,而这些拔高后的能力又会帮助你获得到更多的钱和更大的成就,而更多的成就又会带来更大更多元的激励,于是乎,这个正反馈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牛人能越来越秀的原因,因为人家的工作状态早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和你竞争了!!
我们看工作只有高薪,他们除了高薪还有其他意义,于是乎,他们的多重激励对你的单一激励,在这种降维打击下,你说谁更持久呢?我们又怎么和他们比呢?
于是乎他们做工作既满足,又高薪,而我们既痛苦,又没高薪。
同样的道理,我们做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感觉到做某事的动机不足,内心开始有些麻木的时候,那么不妨在自己做件事的第一动机之外,再去深挖挖第二动机、第三动机,拓展出你状态的第二曲线、第三曲线……
让它重新焕发新春,找到意义之外的意义,那么,你就更容易顺利渡过麻木期。
好了,上面我们介绍完了渡过麻木期的第一个方法,那么第二个方法就是~
② 把“想”变成“做”
那么,【把想变做】是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小技巧。
你应该听过一句鸡汤叫:想全是问题,做都是答案,虽然这是一句只给情绪,不给方法的鸡汤,但是它却也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因为有些涉及到执行层面的事只要我们纠结【要不要做】,那么可以说这件事大概率是完蛋了。
比如:当下纠结要不要健身的时候,那么如果你在想这个问题,除非有其他激励,否则这件事大概歇菜了,你这里也可以带入下你过去哪些在思想里激烈斗争,然后在惰性面前败下阵的场景…..
在之前的文章我就反复强调过,我们人性中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天性,所带来的的极强惰性,我们的意志力是根本抵抗不住的。
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把思绪转移到做上,哪怕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动作,那么这个动作成立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比如当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动身去拿鞋往健身房走,而不是躺在床上纠结….
可以说在麻木期的时候,这种做与不做的纠结,会经常的在我们的做事中浮现,基本上天天都会有,但是如果你熟练运用这个方法,那么你就能纠正你大多数行为,避免你大多数情况下陷入不必要的内耗~
就是这么一个小技巧,帮助我在麻木期度过了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
③ 适当借助一些外部激励!
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你对我熟悉,你应该知道我是非常推崇助推理论的,我是从来不相信我意志力的靠谱性。
所以当我感觉我个人的意志力吃不消的时候,我就不会傻傻硬撑,而是利用外界对我行为有效的刺激点,去对外去借力,获得环境助推的力量。
比如,我会经常给自己设置一些外部奖励,找朋友监督、任务对赌,设置多维刺激点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总之,只要是自己吃这一口,那么你的这个所有手段都可以一律齐上。
因为这个主题太大,能讲的东西很多,受制于篇幅原因,我们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对这些策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我的新书《学习突围》中了解,我们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好了,上面我们介绍完了渡过麻木期的一些策略,当我们真的通过以上的种种策略让自己走了很久很久后,你会在某个时候,发现你很自然的进入一种全新的状态。
如果你的项目是健身,那么你会发现你身体开始变得匀称、凹凸有致了.
如果是学音乐,你会发现主流的音乐你基本都能搞定了.
如果是做项目,你的项目开始盈利了.
如果是做自媒体,你的粉丝量也开始上量了.
如果是早睡早起,你会发现你不需要多少意志力了……
总之,这一切的标志都说明我们度过了麻木期,开始进入内化期了~
这个时候,你的做事就会很自然,你做事的时候,不再过多的需要你的意志力硬抗了,一切在你过去感觉很难的动作,你也可以很轻松的维持它,同时事情本身的积极反馈也开始大规模显现,一切都在走向正循环~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基本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由于我们人的属性,即使到了内化期,我们也应该有一些注意~
那么当我们进入内化期后,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执行状态呢?
4.内化期的做事策略
其实这里只需要注意一点就行了,也就是掌握“放纵”后,及时与自己和解的能力~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毕竟还是人,还没有进化成神仙,即使再自律的人,他也有他自己的精力周期,他也总会有“放纵”的或者因为种种客观条件,让任务暂时停滞的时候~
其实无论是任务停滞还是放纵,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一点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会处理由此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而引起来的多米诺一片倒的效应….
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这里你可以回想下你身边或者你自己正在经历的那些戒烟、戒酒、总之是戒各种瘾失败的案例….
虽然他们凭借着种种方法,成功走过了四个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因为应酬、社交等等的某些契机点又复吸了~
结果导致自己过去努力的成果付诸东流,开始心态崩溃,自责、痛苦,最后干脆摆烂,任由自己“堕落”下去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场景多的数不胜数,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习惯养成后,出现这种周期性的波动也是很正常的,谁的状态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毫无波动的,遇到这种情况,高手和我们这些人的本质差别是事情发生后的处理态度!!!
高手们会很平静的接受这种“波动”,然后从这件事情中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尽全力避免下次再犯,从波动中获得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最后让这个习惯坚不可摧。
而大多数的人则会意志消沉下去,自己鄙视自己….,最后,真的自我实现,成了自己潜意识里所期待的“废物”了,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
可以说人一旦陷入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情绪状态,那么他的精神就大概率死亡了,而人一旦在精神上死亡了,自己放弃自己,那谁也救不了。
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处理呢?
其实很简单,我会把“波动性的放纵”当给老天给自己的假期,当空虚感和自责情绪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假期结束了,然后我会借着这股劲在复盘中,来一个深刻的反思,避免第二天重蹈覆辙,让任务拉回到正常的执行状态,而不是陷入在情绪中,让情绪的洪流像多米诺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碰到执行波动跌倒后,能够及时与自己,然后拍一拍身上的尘土再出发是一种很高级的能力,只要我的心态是开放的,并且能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及时的复盘和纠正。
那么我无论放纵了还是执行了,我都是两头赚的,事情做了就赚进度,赚经验,事情没做就赚反思,赚教训,有了这个心理韧性打底,当你再拾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容易的多,再次睁开眼就是满血复活~~
好了,到这里我们我们整个理论模型,以及其对应的策略方法我都给你介绍完了,相信任何一件事,当你走完这四个阶段之后,这件事就会像是血与肉与你长在了一起,固化到一定程度,那么这个动作就会像你洗脸刷牙一样自然~
5.小提醒
最后,再给你强调一点,事实上,我给大家分享的都是很底层的东西,你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千万不要把屠龙刀,用成烧火棍哦~
如果你具备迁移思维,你会发现『执行周期曲线』不仅仅适用于解释我们执行问题,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心态、感情、人生等等,总之只要涉及到周期项目的,它的诸多心境变化都是逃脱不了这么模型的!!
当我们认识到了这种规律,我们就可以直接用这个认知去处理在同样阶段的不同事情,就拿亲密关系来说,你就可以用这个模型去调配你在处于新鲜期以及疲劳期等各种状态下的相处策略,相信在恋爱关系中,你能认识到自己和伴侣的这种状态,你也就能更好的运营自己的爱情~
总之,只要你会用,它的威力比你想象中大得多~,篇幅原因,我们这里不过多展开了,这个理论的更多彩蛋,大家自己去挖掘喽。
好了,我们的本篇文章到此结束,最后我再来带你总结下,我们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精华。
三:本文精华总结
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了『执行状态周期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的心态变化都会经过四个周期新鲜期、疲劳期、麻木期、内化期后才会彻底掌握或者形成习惯。
接着,我们强调了当我们认知到这个规律后,就相当于拿到了马拉松的全景图一样,我们就可以更灵活的根据我们掌握的东西,对我们处于不同阶段的状态做出指导配置和对应的干预策略。
随后,我们又分别介绍了我们模型四周期以及其对应解决策略。
在我们处于【新鲜期】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预期,避免因为过于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而导致落差较大,影响执行心态。
在我们处于【疲劳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积极反馈对我们的作用,要学会调整任务的反馈频次。
在我们处于【麻木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并且我们提供了重新赋予多重意义、把想变做、环境助推等方法辅助我们渡过麻木期。
在我们处于【内化期】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我们的周期性波动,避免因为小波动,导致习惯功亏一篑。
最后,我们又提到了,执行周期曲线威力巨大,它可以迁移运用到四面八方,几乎所有的心境状态,都逃脱不了这个周期的变化。
四:最后寄语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请在下面的赞赏按钮给我寄来支票,你认为对你值多少钱,就给我寄多少钱~
1.不便赞赏的同学,一波三连,点赞,关注、捧个人场,就是对我的巨大鼓励和支持!!!没赞,我更新的动力不足啊~~
2.关注我 @常青 和 我的专栏 ,和公众号【常青说】, 看精排版,第一时间收到干货~
3.在留言下评论和我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我相信,我们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
谢谢你的支持!!
我还有其他好文,你也许感兴趣~
怎么有效锻炼自己的记忆力?1.3 万赞同 · 191 评论回答
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怎么办?2.8 万赞同 · 419 评论回答
常青:小白如何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380 赞同 · 20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让你快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719 赞同 · 19 评论文章
常青:快速入眠,无痛早起,规律作息!绝不外传的高效睡眠法!!1211 赞同 · 49 评论文章
常青:精力管理:提升你颜值,让你精力充沛的饮食习惯!438 赞同 · 13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如何让你的精力充沛到令人发指!!!(二)1535 赞同 · 60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如何让你的精力充沛到令人发指!!!1556 赞同 · 48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三)595 赞同 · 59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二)477 赞同 · 30 评论文章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792 赞同 · 58 评论文章
20-30岁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呢?2.8 万赞同 · 757 评论回答
常青:如何制定计划?为什么你做的计划执行不下去?670 赞同 · 45 评论文章
常青:目标必达!如何做到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611 赞同 · 36 评论文章
常青: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如何提高理解能力?1232 赞同 · 65 评论文章
常青:拯救懒癌!如何提升行动力,想到就能做到?728 赞同 · 51 评论文章
常青:如何成为问题分析高手,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2174 赞同 · 238 评论文章
常青:如何练就超强的分析能力,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2.2 万赞同 · 1166 评论文章
常青:如何快速搭建知识体系?3265 赞同 · 127 评论文章
常青:这或许是最牛逼的做笔记的方法!3340 赞同 · 206 评论文章
常青:如何迅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3969 赞同 · 128 评论文章
常青:读书不懂这个方法,你永远只能被洗脑!2988 赞同 · 266 评论文章
常青:三步让你30分钟,读完一本书!954 赞同 · 81 评论文章
常青:4招让你快速读懂一本书!!1173 赞同 · 66 评论文章